葛良慧的人品让很多下岗姐妹所钦佩,慢慢地,在她的影响下,偏远的西口、柴坪、茅坪等妇女主动参加学习培训。2009年至2012年公司一共培训绒绣工2000多人,从业人员1000多人,像云镇、西口、铁厂、茅坪等很多乡镇都有发花点,统一来领,又统一回收产品。近几年,公司年纯利润都在15万元以上,葛良慧的绒绣公司所接订单大部分都是出口产品,她们的绒绣作品以其简洁流畅、制作精美、色彩丰富的特点,深受欧洲人喜爱。
爱心无业妇女有依靠
公司已经步入正轨,葛良慧和许多下岗姐妹们的生活也逐渐富裕。但就在这几年,随着进城农民工的增加,一些无业妇女或者陪读母亲陡增。葛良慧行走在街上,每看到一些打麻将、玩扑克,为几块钱争得脸红耳赤的无业妇女们,心里很不是滋味。葛良慧就动员下岗姐妹们动员城里一些无业妇女到公司培训班学习绒绣手工艺技术,每期培训课上,她都用自身经历来鼓励无业妇女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以自己的能力撑起“半边天”,创造出幸福生活。
特别是一些家庭特困妇女们,葛良慧免费将绒绣工艺原料送货上门,并将手工钱亲自送到特困妇女的手中。今年39岁的马富芝,家里有3个孩子,租住在镇安县缫丝厂家属院。三年前,丈夫搞建筑落下终身残疾,坐轮椅、上厕所都要她抱。去年,马富芝找到公司,葛良慧听了马富芝用柔弱的双肩支撑起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后,深受感动,就让公司的绒绣老师上门服务,手把手地教她绒绣技术。“葛良慧公司对我真不错,有时只是象征性地收取我领的工艺品原材料押金。”马富芝说,她不仅学会了绒绣,还教会了瘫痪在床的丈夫学会了绒绣。现在,她每天早晨5点起床给别人做早点赚钱,中午和丈夫一起做绒绣,尽管辛苦,但一年也能挣上两三万,家庭的经济压力减轻了不少。
葛良慧对记者说,在绒绣队伍里,像马富芝这样的家庭还很多,她们在平静的绣花中,掌握了技术,也磨炼了坚强,让苦难的家庭有了精神支柱,让贫寒的生活有了些许阳光。公司的绒绣老师大多都是跟随葛良慧一起创业的下岗职工,她们利用闲暇时间,动员患上赌瘾、网瘾的妇女们来公司学习绒绣技术,让很多家庭走上了幸福的生活。
做绒绣是很辛苦,特别是看到订单客户给很低的手工费,葛良慧总是尽可能的让客户提提价。为了将绒绣妇女的劳动轻松些,葛良慧不断地外出学习,改进技术,改变思路,提高品质,把妇女的加工费从最初的一天5元多到现在一天的60元左右。据统计,仅去年,公司每年合计付绣花工加工费在100多万元。今年葛良慧又说服与其合作的南方一开发商引进欧洲先进的数码技术,将图纸一针不差的印到纱上,不仅能提高速度,又为从事绒绣加工的妇女们提升增收空间,减轻劳动强度。
下岗妇女做绒绣场面一角
客商参观美云绒绣公司
远景绣出一片艳阳天
葛良慧的绒绣公司名气大了,家里经济条件好的妇女也赶时髦一样加入到这个队伍,有的为了打发时间,排遣苦恼;有的是喜爱字画,修身养性;也有的绣好后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作为嫁妆陪嫁女儿。在镇安县城阳光小区,一位居家妇女客厅墙上,一幅近3米长、2米宽的明暗清晰、形象逼真的绒绣作品《塔云风光》格外惹眼,令人称奇。主人告诉记者,这是她绣了40多万针的作品,花了两个月,有人出两万元买下,但是没卖,她不愁几万块钱,挂在那,自己欣赏。连葛良慧都没想到,小小的绒绣居然让山城不少妇女们有了高尚的艺术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