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一位老兵的戎马生涯

一位老兵的戎马生涯

2014-08-11 09:50:34

——访红军老战士田锡龙上校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吴振学 朱善国)7月14日,闻讯红军老战士田锡龙从咸阳回到商南县试马镇探亲,笔者踏着热浪,慕名前往拜访这位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个人立功受奖共20多项,其中立大功11次,3次由彭德怀元帅亲自授予功勋章,身经百战英勇杀敌,为全国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功臣。
  放牛娃跨进军营
  95岁的田锡龙,1921年9月出生于商南县清油河镇原磨沟村六组的贫苦人家,他兄弟姊妹4人,8岁就给地主家扛长工放牛。1934年10月的一天傍晚,一货郎路过田锡龙放牛的地主家,要在这里借宿,田锡龙答应和他同睡在牛棚旁边草铺上。晚上两人拉家常,货郎从田锡龙口中了解到地主杨万荣家的财产和枪支弹药藏匿情况。几天后,一个漆黑的夜晚,约四十名身着便服的人,翻过杨万荣家院墙,抄走枪支弹药和一些贵重物品,临撤离时将田锡龙一同带走,原来那货郎是红军侦察员,从此他就加入了红军队伍。
  那时,与田锡龙一般大的娃娃兵不少,他虽身矮体瘦,却很精灵,于是他被选当了营部通信员。到部队初期,新兵主要是军训与接受抗日卫国教育,然后编入老兵连实战锻炼。田锡龙当了不到一年通信员就要求到连队,一次行军前往甘肃华池县途中,他与几个小战友掉了队,其中有人就产生了开小差的想法,他得知情况后,便给战友做工作:“首长不是给我们讲过,我们都是贫穷人,只有打败了日寇,打倒地主恶霸,才能过上好日子,千万不能泄气,我们一定能找到大部队,我们还要打日本鬼子呢!”他的话给了战友们勇气,经过两天两夜步行,终于赶上了大部队。到达华池县不久,部队就与敌人相遇交战,子弹擦着他头皮飞过,差点“光荣”了,吓得他浑身冒冷汗,这也是他参加的第一次战斗。后来在与日军作战中,他表现的勇敢机智,多次巧妙地诱敌于我军包围圈。1936年9月,在太行山日军统战区的一次战斗中,双方子弹耗尽,进入白刃战,他与敌人扭抱-起,咬掉了敌人的一个耳朵,而他右手小姆指也差点被敌人咬断,幸亏战友及时赶到,用手榴弹将敌人脑袋砸开了“花”。
  抗日战争中,他身经百战,全身9处负伤,在一次阻击战中,他的右胳膊被炸伤,又一次作战中,两颗玉米粒大的弹片穿进他的右小腿,在前方医院取出后,部队秘密安排他在地方老乡家养伤,伤口还未完全愈合他就坚决要求跟随部队上了前线,他在与敌作战中屡立战功,赢得了部队领导的赞赏,也从班长一步步升为团长。
  1945年8月田锡龙参加了解放战争,任徐向前部8纵队56团团长,随大部队运动战,后来奉命参加解放运城、临汾、文西、太原等地的攻坚战斗。一天中午在山西省城会议室,由习仲勋、彭德怀亲自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警卫员背着田锡龙1岁多患急病的长子,请示去救治,彭帅知道后马上叫手下人用车送往第一医院治疗。不久,田锡龙托人将孩子送回老家商南请哥哥抚养。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田锡龙所在的部队在鸭绿江上来回奔波,担负接转伤员回国治疗任务。
  1953年初,他被调到西北军区所辖的渭南荣誉军人疗养第三大队任大队长、华阴荣誉军人疗养院副院长。
  胡耀邦批示平反
  十年“文革”,使国家和亿万人民蒙受巨大灾难,作为军人出身的田锡龙也难逃厄运。由于田老性格直爽,坚持原则,工作认真,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看不惯,免不了说实话,却被“造反派”无限上“纲”,当作所谓反动言论的罪证,污陷为“右派”分子,扣上资本主义当权派的帽子而被打倒,先被关入牛棚政审长达6个月,捏造了历史不清、情况复杂,混入我军内部人员等许多莫须有的黑材料,后来被送进咸阳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多次被游斗,甚至强行在会场跪石子让他交待自己的罪恶,逼他悔过自新,可他根本不理这一套,始终不屈不挠,否定自己有罪。他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打倒“四人帮”之后,国家拨乱反正、清源正本,冤假错案开始被平反昭雪。1977年,田锡龙的政治、生活待遇还没有落实,这时,他想起了浴血奋战生死与共解放后曾见过一次面的老战友柴建民,那时柴建民在国家外交部工作,他对田锡龙说:“以后有事需要帮忙给我说。”于是,他把自己的遭遇和要求写成书面材料,到北京找到柴建民(1978年驻美首任大使)。这份材料很快转到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胡耀邦同志手上,他当时正组织领导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等工作,一看到老田的上书材料,就马上回忆起了田锡龙,当即批示相关部门尽快为其平反,并落实好相关待遇。不久,田锡龙的冤案就得到平反,恢复了工作,享受伤残革命军人、老红军的待遇。

  • 相关阅读
  • 穿上皮鞋的儿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吴雪莉)下学期儿子就读大四了,刚一放暑假,他就告诉我他要开始实习。儿子已二十出头,人生该经历的也让他早早尝试一下,加上家里经济也不够宽裕,所以,我欣然答应了。   于是娘俩就...

    时间:08-11
  • 商山脚下的上海妈妈

      张淑君,一个出生于上海的知识女性,为了崇高的理想而投身革命,历经颠沛流离而来到了商洛山中。今天,笔者怀着敬畏的心情,带领读者重温她那悲苦而又传奇的人生历程。  劫后余生   回到了丹凤老家,按说再...

    时间:08-11
  • 赵川镇田间地头抗旱忙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王 涛)入夏以来,商南县赵川镇持续干旱少雨,土壤失墒严重。为尽可能减少因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该镇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和滔河流域水资源,及时维修、清理灌溉渠道,完善机电排...

    时间:08-11
  • 受伤獾猪跑进村庄 林业部门人员为其处理伤口后放生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见习记者 方 方)8月5日,在商州区腰市镇紫峪村,一只眼部受伤的保护动物獾猪突然闯入村民门外的菜地边,被村民捉住,该村两名学生急忙给关在笼子里的獾猪喂水喂食,等待当地林业部门人员...

    时间:08-11
  • 带着爷爷去上班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朱恢军)2013年7月,柞水县曹坪镇沙岭村四组邓成波上任石瓮镇四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自己相依为命84岁的爷爷也跟着举家搬迁。带着累赘,能搞好工作吗?一年过去,在...

    时间:08-11
  • 留守老人家门口打工挣钱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卢 丹 朱恢军)近日,柞水县营盘镇杨四庙村“七药”生态产业园育苗基地里,三五成群的锄草工穿梭其间,基地一片繁忙景象。“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像我们这么大的年龄,身体...

    时间:08-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