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田小惠)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相识的,不相识的,但大都是小于我的年轻人。偶尔有同龄人及长我几岁的朋友,只有独一无二的一位米寿朋友,以前我称之为贵人,现在我定位为亲人。
他是一位时髦的老人,现在,依然用电脑做曲,每天定时和远在北京的孙儿用iPad发信息。他邀请我加他为好友时,我是给家人看遍了,才微笑着按下确认键。当我看到他老人家用“文达”二字做为微信号的昵称时,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年前的事情。他是一位传奇老人,一生育有二儿一女,一位在本地任职,其他一儿一女分别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和北京中医学院,目前都在北京拥有自己的公司,就连大孙子也被他培养的现在北京就读研究生,退休前他担任商洛市剧团团长一职。是商洛道情传人,2013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商洛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第一人。1990年退休后,创办了商洛第一家电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我也就是在那时因为学电脑,认识了他,从学员到在公司任职,他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生活中老人家也给了我很大的关心,想起了十七八年前他偶尔提供早餐费让我和他侄子去老市政府门前吃早点的情景,想起了上班时我因低血糖突然头晕,他火烧火了带我去就近诊所看病的情景,想起我想趁年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时,他们夫妻不但支持而且送钱送物并送我一句话“带足回家的路费,外面不好就回家,咱公司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着”。也就是利用在公司学习、历练的知识及经验我顺利的就职于外资企业的写字间,一晃就是十年。期间偶有电话联系,也曾受他电话之托,去救援一位在外遇事的小乡党。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去看望他老人家。
峰回路转,我也未曾想到十年前的相处,是在为我十年后铺路。近几年,当我以管理者的身份经营他一手创办的公司期间,也得到贵人相帮相持,我们公司在本地IT公司中做的风生水起,近六年了,我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付出心血和汗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坎坎坷坷,只有自己心里清楚。每当有人告诉我别为了钱不要身体。我总是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和不理解的人再说也是白搭,他们何曾知道,既然做一件事,我就要尽力去做好,那是不能与金钱相提并论的。这段经历是我此生一段宝贵的财富,扪心自问,我良心是安然的。也是这段经历让我用自身行动给儿女写了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那是金钱所买不到的。儿女的懂事、好学是我付出的最大安慰。
人一生中,要感恩的人很多,值得佩服的人不少,让我们去敬仰的人也有,但既感恩又佩服也敬仰的人却凤毛麟角,他——刘浩智老先生就是我这一生中即感恩又佩服也敬仰的唯一的一位老人家,我在心中祝福他们夫妻二老寿比南山,幸福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