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莫使烟花起祸端

2015-01-15 09:36:37 来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王 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场景,一般在两种情况下才有,一个是极具杀戮性的战场,另一个就是国人的喜庆时节。战场自不必说,引发战事的人是历史的罪人,招人唾骂,而在比如春节、乔迁、寿辰等喜庆时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环境,制造噪音,引发安全事故,又何尝不是罪魁祸首,又何尝不招来众人的愤恨和唾骂!
  也许有人说,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那我们不妨翻开历史,看看我们的祖先为何要这样干。
  诚然,燃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人还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还有传说,当日,每当新年来临之时,都有一种叫做“年”的巨兽下山吃人。年什么都不怕,就只怕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所以,当时人们就用这种燃放爆竹的办法来驱逐吃人的猛兽“年”。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畋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后来,炼丹家发现了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隋唐之际,火药发展成为供娱乐用的焰火。焰火,也叫烟火、烟花即烟花爆竹。
  古人说的过节,实际上说的是这个时段是人生劫难的一个节点,度过这个节点大家互相登门道喜称贺。这个时候燃放烟花爆竹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行为,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乔迁啊、寿辰啊都是人生劫难,所以大可不必错误的沿袭古人去大肆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鞭炮时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会产生噪音污染。燃放鞭炮所发出的噪音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它不但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疲倦等。燃放烟花爆竹还对社会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有人统计,2014年春节的2月2日零点到2月3日上午8点,全国共发生火灾5945起,直接财产损失1300余万元。燃放烟花爆竹当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大年三十,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比去年同期上升178%。除夕零点至大年初一下午两点,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223人,死亡2人。同一时段,仅一些省会城市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火灾高达数百起。各地共出动消防官兵10余万人次参与灭火救援。来自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消息,春节期间,由于受华北、黄淮地区持续干旱影响,北京以及河北、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处于高森林火险等级。各地要加强火源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处理火情。节日期间,走在太原的街头巷尾,马路边、小区街道、草坪、绿化带……随处可见大量的烟花纸屑和燃放后的墩座。据一些环卫工人保守估算,除夕一夜之间,太原城区至少产生上千吨此类垃圾。为了清理垃圾,保证城区清洁,环卫工人不得不比平时提前一个多小时上班。

编辑:崔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