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居住相对边远、分散、自然条件较差,县计划、交通、水保、电力等部门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从解决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群众的实际困难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多方筹资为天竺山道教开放场所所在地长沟镇、天主教民聚居的王庄、葛条、申家垤等乡镇铺筑通乡水泥路25公里、通村水泥路14公里,修筑通组公路38公里,建便民桥25座,基本实现了村村组组通公路。大力开展自来水进村入户、用电改造入网,实现村庄水电管网化,解决了0.61万人的饮水困难,使95%的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用上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35个少数民族、信教群众聚居的村全部完成了低压线路改造。投资76.8万元,完成包括回民在内的21户94人的移民搬迁;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参合率”达到96%。县上还在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聚居地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发展,目前,全县药源基地发展到29万亩,农民人均药业收入451元,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发展板栗、核桃、茶叶为主的经济林67.3万亩。全县长年在外务工人员保持在10万人左右,年创收入10亿多元。特别是通过结对帮扶、重点扶持、技术培训、典型带动等有效途径,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户均一亩药、一亩果、一头畜、一名外出务工人员的“四个一”产业发展目标,使他们走上了与全县人民同步发展的道路,在共同发展中增进了全县各民族群众、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团结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