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银行或者基金公司,都向投资者推出了基金定期定额的业务。
对很多基金公司来说,定期定额业务以低流动性为特征,已经成为维系基金规模长期稳健成长的重要法宝。在中国市场,银行代销体系、基民对老基金高价格的恐惧等,都使“持续营销”变得非常困难,定期定额业务则成为各基金公司解决这一难题的首选方案。
定期定额(Dollar Cost Averaging)策略,和买入并持有等策略一样,都是“简单的智慧”。它要求投资者每月固定时间买固定金额的基金,而不管当时基金的净值如何。如果基金净值较低,那么投资者可以多买一些份额。当基金净值上升,投资者买得份额就少些。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投资者的平均成本要比基金或股票的平均市场成本低些。很多不熟悉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害怕买在高点而卖在低点,不敢投资。那么,定期定额的这种功能可以很好的帮助你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另外,很多人都有乱花钱的习惯,特别是年轻人。如果你采用这种投资策略,就有强制储蓄的功能。在每月发工资后,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的将来“储蓄”,不然,钱可能不知不觉就花掉了。
但是,任何一种投资策略都不是完美的,定期定额也不例外。
首先,各国股票市场尽管有波峰波谷,但长期来看都是上升的。所以如果你有一大笔钱,那么,采用买入并持有的策略,通常收益会比分开成几十期的定期定额更高。定期定额的成本虽然小于市场平均成本,但在长期牛市中,买入并持有策略的成本要比几乎所有的后来者都低。以海富通(海富通新闻,海富通说吧)精选基金为例,如果投资者在2003年8月22日基金成立起买入该基金,并采用红利再投资的方式,那么到2006年6月30日,可以获得98.87%的累计净值增长率;而同样在每个月第一个工作日采用定期定额方式买入同一个基金(共34期),到2006年6月30日,获得收益为63.8%——原因很简单,时间是有价值的,前者所有的钱都有三年的时间投入运作,而后者分期投入,很多钱还没来得及产生更多收益。
其次,如果市场处于平衡市或者短期熊市(我不认为在一个如中国般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熊市会长期存在),那么,定期定额的策略,尽管可以让你比市场的一般投资者赔的少些,但与买入并持有的策略相比,好处有限。
最后,定期定额策略有效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不管市场经历怎样的下跌,投资者都会坚持买。但实际的情况是,在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采用这种策略的投资者经历了屡买屡套的大幅亏损后,往往会怯手,不敢再坚持。另外,俗语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的长期下跌往往是宏观经济出了问题(尽管中国A股市场过去几年的熊市是估值虚高和制度性问题的结果,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其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会越来越强)。那么,一般工薪阶层往往在经济疲软时,收入会减少甚至失去工作。这种情况下,可能投资者想坚持定期定额的投资策略,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最应该坚持的时候放弃,这种策略就变成一种失败的策略。
那么,定期定额策略特别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或者它的成功前提是什么呢?
其一,中国股票市场处于长期牛市,或者你所买的股票或基金未来会长期上涨;
其二,投资者是每月有固定收入的工薪阶层,或者你未来的收入模式和工薪阶层相似,那么,定期定额可以强制你为你的未来储蓄,同时又能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如果你现在就有一大笔钱,建议还是一次性投资喜欢的股票或基金,未来收益肯定更高。
其三,投资者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的经济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那么,对未来的信心会使其有勇气在市场低迷时坚持投资,其本身不断增长的职业价值也会让你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仍有能力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