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捐赠方式无疑带有典型的“巴菲特风格”——理智、独特、打破常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世界第二富翁捐款给第一富翁,而第一富翁又将怎样打理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和巨额善款?
股神沃伦·巴菲特说:“我和两年前过世的妻子苏珊都觉得财富应该回归社会,但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基金会,现在,最合适的选择莫过于由一对年轻又聪明的夫妇运作的机构了。”
巴菲特选中盖茨基金会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6月26日,76岁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宣布,将把大约85%的个人财产逐步捐赠给5家慈善基金会,分别是世界首富比尔· 盖茨和其妻子建立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称盖茨基金会)、以巴菲特已故妻子命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及其三个子女各自掌管的慈善基金会。按照6月23日纽约股市的股价计算,巴菲特计划捐出的股份总价值约为370亿美元,创美国有史以来个人慈善捐款额之最。
根据捐赠计划,巴菲特总共将向盖茨基金会捐献其个人拥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000万股B类股票,占捐款总额的5/6。今年,该基金会将得到第一笔50万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类股票,价值约为15亿美元。巴菲特本人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未来发展深具信心。他认为,公司继续赢利将带动股票增值,该基金会每年获得的股票将越来越值钱。
巴菲特拥有自己的基金会,其三个子女也各自掌管慈善基金会,为什么此次巴菲特仅仅选择给自己及其子女的基金会1/6的捐赠额度,而给盖茨基金会5/6呢?一方面,基于巴菲特自身的著名投资理念:发现那些有潜力但还未被承认的公司,发现那些最优异但还未被注意的经营者,然后买他们公司的股票,从他们的卓越表现中分得红利。纵观巴菲特的一生,他事业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把钱投在最有效率的公司和人的身上。挣钱是如此,捐钱也一样,都必须把钱交给最能创造效益的人。因此,巴菲特把钱交给盖茨的最直接理由就是“他花钱比我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巴菲特和盖茨秉承相同的理念,那就是,他们都承认卡内基的社会理想:一个真正伟大的社会,不是世袭财富的社会,而是大家站在同一个起点上竞争,让最有能力的人获胜,把财产传给后代是不道德的。鉴于盖茨夫妇强大的信念与资金支持,使他们的作为远远超越了慈善基金本身所代表的——他们开创了历史上“最创新也最有效的慈善基金”。一向言辞谨慎的巴菲特也向他们送出了最高的赞扬:“再没有另外两人因他们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而让我更加敬佩。”
为了让自己的捐款能够真正使穷人受益,盖茨夫妇认真管理基金会的每一笔对外捐助。他们十分关注投资,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能力很强。其运作模式也是巴菲特选择其作为捐赠的重要原因之一。盖茨基金会与单纯捐款者不同,而是卡内基现代慈善概念的贯彻。它以“投资”的眼光来看待慈善事业: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受捐助团体也必须达到预定目标,基金会进行定期考核,作为下次捐助与否的依据。其结果是,慈善基金会每年都致力于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但其资产不但不见减少,反而逐年递增。
巴菲特选择盖茨基金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盖茨将迈向“风险”慈善领域,将风险资本引入慈善捐赠。“风险慈善”会在有效的领域接收资金,而不是被动地处理捐赠请求,将大“赌注”押在被认为有效的项目上;引入绩效衡量方法评估它们的成功度;与项目经理合作,帮助达到目标;当出现失败甚至长期成功时,就停止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