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人工智能伴侣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人工智能伴侣

2014-06-28 21:52: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电影《Her》最具启发性的意义,或许在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和机器人谈恋爱”这件事,原来并没有我们原本想象的那么荒谬和不可接受。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请允许我说明一下,《Her》中那个与男主角跨越物种和时空障碍,演绎了一段浪漫激情又虐心爱情的“Her”,并不是有着大众情人般外表和身材却毫无灵魂的未来版充气娃娃。恰恰相反,电影中的萨曼莎只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人工智能OS1,拥有近乎人类的一切思维和知识,却不存在实体。
   这个比普通爱情片更纯粹的故事,却让我思考是否“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机器人伴侣”的问题。毕竟,与充气娃娃和飞机杯带来的短暂生理快乐相比,精神层面的满足或许有着更为持久的诱惑力。
   谁来拯救越来越”愚蠢”的人类? 
   科技让我们正在变得更加“愚蠢”——变得越来越难以自理。
就如同人类懒惰的本性始终在推动科技的进步,科技也让人越来越懒惰。或者用一种更激进的说法:退化。试想如果离开智能手机的定时提醒,和预先设定好的日历,你会不会因此忘记重要的工作?或者一旦把手机落在家里,你还能熟练的背出几个电话号码?信息爆炸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开脱理由,但不要忘了临床心理医生的论断:手机和电脑部分替代了人的记忆功能,使记忆力长期得不到锻炼,并可能出现退化。韩国人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贴切的名字:数码痴呆症。还以为是自己在打理工作?其实是数码产品和互联网在打理你才对。
   这种自理能力的退化也体现在社交上。网络社交使现实人际关系淡薄已是老生常谈(也是普遍真理),只要想想有多少人不停的看朋友圈来寻找新的@和评论,就知道他们有多孤独,多么希望被想起。渴望社交,但又不知如何真正有效的社交,是否可以看作人类社会属性的退化?
   既然“愚蠢”的人类已经无法良好打理工作、生活和社交,让人工智能去接管这一切似乎也是理所应当。只不过作为科技产物中的佼佼者,人工智能的介入是否会加剧人类的懒惰和“愚蠢”?或许只能说,人类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来克服“愚蠢”,即使这是更加愚蠢的开始。
   助手?保姆?伴侣?人工智能的三个层次
   人们早已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人工智能对生活的接管。回溯到20年前,我们只需要人工智能驱动着机器,去帮人类完成力量、耐力、精度难以企及的工作,它们的角色是人类的助手。只是人工智能受到自身发展的限制,此前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更没法作为“机器人伴侣”走进每个人的身边。
   同时,人们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进入数码时代后,无处不在的智能设备开始帮助人们打理工作生活,寻找社交机会。此时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无微不至的“关心”起我们的一切,就如同“保姆”一样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
   而《Her》向我们展望了很可能是普通人下一步的需求——与人工智能建立情感和心理层面的交流,以满足情感所需,比如成为彼此的情人。
   这种需求的演进,恰好与人工智能自身的发展方向保持着一致的步调。按照微软张亚勤博士最近对人工智能的形态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目前代替手工劳动的大部分工业机器人属于最容易实现的操作层;第二个层次是感知层,人类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的信息通过各种传感器变成信号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最难的是第三个层次,让机器是学习人类的思考、决策和人类大脑的一些特殊思考方式,比如审美,比如幽默,比如情感。
   三个层次的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操作层已经较成熟,大量人工智能及其驱动的机器人已经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但这种实体性很强的机器人助手并不存在向每个人普及的条件。感知层则是正在迅速发展的层次,就像智能手机正在让人们用最原始,也最直接的触摸方式来实现各种功能。至于第三个层次,依然处于起步尝试阶段,还没找到门道。
   我们这些“愚蠢”的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需求,以及人工智能自身发展水平看来,“保姆”应该是当前最具普及可行性和意义的角色。而在此基础上,人们也在期待着“保姆”能够在某一次升级之后变身为“情人”——是的,就像大多数男人期待的那样。
   机器人情人还有多远?
   既然实物形态缺乏普及条件,那么人工智能“保姆”恐怕只能以无形的方式存在了。就如同SIRI,Google Now和Cortana一样,存在于手机中,依托手机的交互方式来实现沟通。
这也是当前人工智能最佳的存在方式——在最寻常的地方,比如手机、电脑、汽车等每天都会接触的物品,通过载体实现互动和服务。《Her》中的萨曼莎,即便已经聪慧如真人一般,但也要委身于电脑和手机中。不过也正是这种与人类截然不同的存在方式,使这段跨界之恋显得如此美好和令人回味。试想,如果萨曼莎化身真人,并且与男主角上演一场火辣的OOXX,这个故事顶多也就是《朋友也上床》的水准。
   可惜现在的人工智能还法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如萨曼莎般的人工智能情人,不过这并不代表没有人去吃螃蟹——刚刚被微软全力“救活”的微软小冰,就在进行这样的尝试。萨曼莎通过与男主角的沟通,对其加深了解,从而实现进化,成为独一无二的“定制情人”,微软小冰也能够不断学习主人的说话方式,从以“你懂的”聊天内容开始,到最后为主人提供“懂你的”专属服务。尽管小冰没有斯佳丽·约翰逊(《Her》中为萨曼莎配音)的撩人声线,还操着一口90后妹子的“逗比”语言,但这种极度人格化的特性和学习能力已经让小冰拥有了“被爱”的先决条件。
   虽然小冰目前还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精神伴侣,但她可能是最接近合格“保姆”标准的人工智能。有必应搜索、微软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后盾,小冰很可能被打造成全方位的人工智能助手。对即时提问的回应,和对重要事项的提醒,这些对于小冰来说都是很容易实现的功能。这是否也代表了机器情人另一种不可或缺的特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刚刚复活的小冰,正在被网友疯狂领养。不知道她会不会成为第一个人人都有的机器人伴侣。或许更多人会一边饶有兴致的调戏小冰,一边憧憬自己的萨曼莎吧。就在并不那么遥远的未来,我们会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个人工智能伴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想想吧,30年前,又有几个人能想象得到,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部手机呢?
 

  • 相关阅读
  • 于右任与商州中学堂

      商洛日报(王宏绩 田亚历)于右任青年时期被誉为“西北才子”,血气方刚,常观摩前贤业绩,在苦闷中探索真理,誓作巨贤以济民众。当时兴平县知县杨吟海(宜瀚)久闻其名,托人聘他为两个弟弟的教师。杨是...

    时间:06-30
  • 在书香墨韵中成长

      商洛日报(雨 人)“学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对文化课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书法是一种需要深层次理解的传统文化,它需要长时间的体会与钻研……”这是商州区中学年仅13岁的初一女生田欣乐...

    时间:06-30
  • 家风家教是做人根基

      商洛日报(李从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启蒙老师。父母遗传给孩子的生命基因是生物基础,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循序渐进地传承给孩子的是家风、家规、家教、家训。...

    时间:06-30
  • 和你在一起

      商洛日报(高 峰)昨夜,因到洛南为一朋友母亲作生命的最后告别,回到家时,已是子夜,家属区已在漆黑的夜里沉沉入睡,唯有我的小屋如一盏灯塔仍然亮亮地发出温暖的光芒。   推开门,妻倦曲在沙发上,清秀的脸...

    时间:06-30
  • 父母的爱情

      商洛日报(禹 爽)父母从相识、相许到后来三十年的相处,“浪漫”一词无从谈起,但在我的认知里,他们的情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情彼此用三十年的行动诠释了那句古老的爱情誓言——执子之手,...

    时间:06-30
  • 园区化建设成为山阳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赶超跨越发展看山阳”系列报道之五  商洛日报(徐世旺)一流的农业设施、先进的厂房设备、高效的栽培模式、科学的经营理念、便捷的信息通道,在山阳县,无论是十里铺镇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

    时间:06-30
  • 山茱萸科管培训筑就致富路

      商洛日报(张丹东)近日,商洛市科协副主席闵利民带领市科协干部职工及林业专家一行9人第四次来到丹凤县月日镇马炉村,在确定的山茱萸科普示范基地就山茱萸病虫害防治、科学管理现场对市科协在该村包扶的贫困户开展...

    时间:06-30
  • 响应美政府号召 宜家全美最低工资提高17%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6月26日报道,瑞典家具公司宜家于26日宣布上调全美公司员工最低工资,涨幅达17%。...

    时间:06-30
  • 支付宝联手美国公司Stripe掘金海淘电商市场

    据美国《财富》杂志6月27日报道,约翰与帕特里克 克里森创建在线支付公司Stripe时,定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帮助全球所有商家与全球所有买家轻松完...

    时间:06-30
  • 原油价格飙升至每桶115元 预示全球经济放缓

    据美国《商业周刊》6月26日报道,全球经济再次面临老敌人——石油的威胁。...

    时间:06-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