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洛南县委中心组
洛南县是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县之一,为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辖1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243个村(居),面积2830平方公里,人口46.1万。目前,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村143个,贫困户26759户86180人,其中“六类特殊贫困人口”24720人,贫困发生率24.76%。现有基层党组织722个,其中党(工)委36个,总支29个,支部662个,有党员18355名。2015年以来,洛南县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每名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产业党建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党建领航精准脱贫、加快农民致富增收之路。
一、定规划、定载体、定职责,全力打造“红星闪闪·大美洛南”党建品牌。围绕省委“四位一体”部署,全面落实市委“五个五”党建要求,聚焦脱贫攻坚中心工作,通过定规划、定载体、定职责,全力打造“红星闪闪·大美洛南”党建品牌,着力在脱贫攻坚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定规划。制定了《洛南县基层党组织建设五年规划》,实施红星闪闪示范、为民便民服务、党员素质提升、富民和谐聚力、强基固本保障党建“五大工程”。二是定载体。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县推行党员先锋指数、总支(支部)堡垒指数、党(工)委服务指数“三大指数”积分管理。三是定职责。制定了《洛南县基层党建考核办法》,厘清各级党组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实行基层党建工作“一标清”和基层党建责任“一单清”,坚持对标对单考核,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指标化、指标责任化。
二、双建、双带、双提升,助推特色产业党建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围绕“党建领航·精准脱贫”这一主题,不断解放思想和创新工作方法,在巩固“双二三增收致富”工程(每个农户拥有2至3个骨干财源、加入2至3个专业合作社)党建品牌的基础上,深化推出了“双建双带双提升”工程,切实找准了产业党建与精准脱贫融合的契合点。一是“双建”。即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根据不同产业特点、经营规模、党员分布等情况,采取“独立式”、“联合式”、“挂靠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全部单独建立党支部。围绕“一村一品”,对经济发展后劲较强、有一定产业特色的村,根据产业特色在支部下设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到产业链上。二是“双带”。即党建带扶贫、党员带群众。坚持抓点示范、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示范作用,采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方法,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做到党建带扶贫、党员带群众,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三是“双提升”。即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精准脱贫工作水平。围绕2020年全县产业党建和精准脱贫工作同步达到省市先进行列目标,以特色产业党建工程为抓手,着力拓展特色产业、全域旅游、光伏发电、电子商务、移民搬迁、就近就业、发展教育、民生兜底促贫困户致富增收八条脱贫路径,达到党建和扶贫的深度融合、互推双赢。
三、金融扶持、医疗救助、民生兜底,三大政策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坚持“党建领航·精准脱贫”这一主题,深刻领会上级政策,全面吃透洛南县情,积极寻找强大后盾和支撑,并以“产业党建领航、金融脱贫支撑”为突破口,出台三大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政策之一:金融扶持。研究出台了《洛南县金融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贴息贷款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县上筹措3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银行按1:10比例投发,开发“富民农户贷”和“富民产业贷”两个金融产品,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贷款难问题。目前,全县各镇(办)已设立村(居)便民服务代办室,方便贫困群众,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之二:医疗救助。研究出台了《洛南县精准脱贫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县政府每年筹资1000万元(部门筹措800万元、社会募捐200万元)作为精准扶贫救助基金,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特重大疾病救助范围,旨在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目前,部门筹措的800万元已全部到账,社会募捐部分正在筹集中。政策之三:民生兜底。研究出台了《洛南县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兜底办法(试行)》。对于民生保障对象在充分享受各项民生保障兜底政策后,仍无法达到脱贫标准的,通过临时救助按脱贫标准补足差额,确保兜底脱贫,切实解决无发展能力贫困户的脱贫问题。目前,全县7762户20437人保障兜底对象已全部审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