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封闭式基金是“金矿”的话,丰和无疑是 “比较富”的那一座,而赵军就是“淘金”的高手。
赵军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后获南开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嘉实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丰和基金的基金经理。
曾在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和金融产品开发部从事研究工作两年,2000年10月起进入嘉实,2004年8月始掌管基金丰和,历任投资部副总监、研究部总监。2006年基金丰和净值回报率116.04%,赵军也因此获得了“晨星中国2006年度基金经理奖(大规模封闭式)” 提名奖。尤其是2006年8月7日实施中期分红以来,基金丰和的净值和市价双双急剧飚升,成为封闭式基金中耀眼的明星。
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在北京华润大厦的嘉实基金总部专访了这位“粉丝”众多却一向低调的基金经理。
只信奉基本面
学数学出身,使赵军相对更为理性。迈出校门之后,就一直在机构从事投研工作,则使他完全信奉了价值投资。
刚进入股市时,正赶上市场比较疯狂的那一段,完全偏离了基本面和估值,赵军直言自己有些“看不懂”,随后几年的熊市使他对风险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如今,经历了完整的牛熊转换之后,赵军最大的感悟就是,“在扎实的基本面的基础上进行投资,这是第一要务”。
“我们整天的工作就是收集信息,过滤信息,处理信息。”除了大量地出差、看报告、打电话,赵军经常要跟不同角色的人交流,这包括与周边乃至全球市场的分析师、投资者;不仅要追踪现有的投资对象,还要随时关注新的机会。视野开阔是赵军的一大特点。平时看书多且杂,尤其是喜欢看英文原版书籍。基于专业的背景,他还喜欢看定量投资策略方面的书和论文,相关的杂志也基本上全都订阅。赵军认为,无论是巴菲特还是彼得·林奇,所有的大师都值得尊重,没有必要用理念去碰撞理念,信奉基本面甚至也不妨碍他去看一些技术派的书。不管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成名的还是没成名的,关键是要找到别人成功背后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市场环境。
在赵军看来,一个基金经理就是要不断地把经验转化成能力,把能力转化成持续增长的业绩,但对每个人来说,适合自己的方法都是有限的。“十八般武艺,有些人天生会很多种,有的人可能只能玩一两样”。
挑战大众投资情绪
作为价值投资者,赵军不太相信市场情绪,却又经常对其善加利用。对此,他称之为“价值型投资的反向策略”。说白了,就是在别人悲观的时候买“便宜货”。
比如,大家都觉得水泥板块是对宏观调控很敏感的行业,不看好。对此赵军却表示质疑:一个好的行业和企业的成长固然和大环境有关,中国目前处于如此良好的经济增长环境,诸如宏观调控、原材料涨价这类的变化是否必然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成长轨迹?
“一个企业的成长不依赖一些短期的小的事件。”这成为赵军的一个内在理念,他时刻都在拿着这个观点在看市场。市场也一次次地验证了他的观点。
赵军说,他不担心市场经常发生的恐慌,每当这时他就赶紧去寻找并总能买到他想要的股票。在他看来,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就应该是经常在挑战大众投资情绪的,但前提是必须有确信的、来自于基本面的理由。
十年增长未必十年牛市
接受采访当天,上证指数已逼近4000点。
“前段时间大家悲观,我说那你看你手里的东西,没疯狂呀。疯狂的是哪些板块?” 此前赵军一直坚定地看多,不少同行都因“恐高”而到他这里寻求心理支撑。他认为,牛市是会产生泡沫,但基金并没有参与到那一块,资产是安全的。他还进一步预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会很好。但中期来看,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市场因业绩超预期而出现疯狂,那么相信还会有调整期,投资者不能被冲昏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