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上方法外,鉴别金铜佛造像赝品的方法还可以从年代造像、材质特征方面着手。一是看材质。金铜佛像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它铜合金等,但不同时期的用铜是不一样的,元代以前的铜佛一般都用青铜,也有一些红铜制品,元代以后则出现了较多铜锌合金的黄铜及纯铜制作的所谓红铜佛像,而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称为金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二是看标志、坐骑、手印和坐姿。佛像制造时十分严谨,造像的标志、坐骑、手印和坐姿都是很规范的,了解各个时期金铜佛像的不同特征,细心察看和对照,就可分清藏品是佛还是菩萨,是什么佛像和哪尊菩萨;三是看面相、体型和服饰。佛像的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纹特征等,风格是相近的,但面相还是略有区别的,隋代的佛和菩萨为半圆脸型,唐初起就变得稍瘦一些;四是看款式。款式是指佛像本身所固有的文字资料,比如铭文和题记等;五是嗅觉法鉴别。古代的金铜佛像或其它木质、陶瓷等材质的佛像,在长时期受人们供奉时被烟火所熏染过,或是长时期埋藏于地下,只要对其仔细进行嗅别,一般都可以嗅到烟火、发霉或发朽的味道,而现代仿制品则完全没有这种味道,即便是有些伪品用烟熏或埋于地下等作旧方式处理,也难免露出破绽,或烟火味过浓,或泥土芳香太浓;六是采用化学方法鉴别。古代鎏金铜佛像大都局部有锈,在实验室里用硫酸或盐酸对锈进行溶解后,根据能否分解出铜离子或杂质离子,可以断定是做锈还是自然锈。(文/图 集雅轩主)